det365登录网站:分类施教 精准施策 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贾庆成
近年来,det365登录网站立足高等职业院校实际,基于“人人出彩”理念,构建了“基于基础、目标导向、精准施策、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探索出了一条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路径。
因材施教,构建科学分类机制
自2019年百万扩招举措落实以来,高职院校的生源更加多元化,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生源存在年龄层次、基础知识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毕业发展诉求差异化的特征。
det365登录网站2014年起就开始探索解决分类培养的有效途径。学校组建了5个企业调查小组,分赴广州等地对50余家合作紧密的企业进行调研,分6批共30余人次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专题考察调研,走访了18位职业教育专家,召开了20余次分类培养论证会、座谈会,准确把握了分类培养理念。于2017年8月出台了《det365登录网站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依据学生素质基础、学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需求,提出了职业教育按高等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高技能型分类培养的理念。高等技术应用型突出专、本科教育衔接,技术技能型突出理实双强,高技能型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校面向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教育,对培养类型、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说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培养类型进行自愿选择。学校在尊重学生毕业发展诉求和个人选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编班并实施分类培养,形成了“基于基础、教育引导、尊重主体”的科学分类机制。
精准施策,完善立体化培养体系
det365登录网站遵循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构建了“基础+模块+方向”的课程体系。针对部分文化基础知识好、有志于成为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毕业后希望继续提升学历层次的学生,加强理论教学、文化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必备专业技能培养,助力学生学历提升和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发展方向、动手能力强、毕业后以就业为发展目标的学生,则淡化理论知识传授,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职业素质养成,实践教学比例达到总课时75%以上。
学校根据不同培养类型,制定了136个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社会生源实施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辐射学生556人,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组建结构化师资队伍,进行模块化教学。
学校打造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26个,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2门和立体化教材21部,实施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等举措,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成立人才培养监控机构,制定监控运行实施管理办法,搭建内部质量管理等平台,探索了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形成了完善的分类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破解了高职人才培养难题,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成效显著,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自2017年起,det365登录网站高职教育分类培养模式在34个试点专业实施。目前共有12126名学生受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座谈会、教学督导反馈以及质量监控平台数据显示,试点专业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逐年提高。课堂教学生态得到改善,学生知识获得感显著增强。试点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班级英语和数学平均成绩比普通班级高10%,试点专业的学生专升本比例比普通班级高11.2%。2021年,全校专升本的人数达到2284,专升本比例达到28.7%。高技能班级职业资格证书初次获得率比普通班级高20%。2021年获得“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965人。2021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113人,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0项。
试点专业建设成效突出,带动了学校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了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学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5%,创业率达到3.8%。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到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3%。
近几年,省内外10多所高职院校到学校进行了分类培养专题调研,借鉴了det365登录网站的分类培养理念和经验,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分类培养模式实践效果显著,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研究探索深化分类培养模式实践与改革,逐渐形成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det365登录网站副校长贾庆成表示。